在当今数字化时代,影视产业蓬勃发展,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。然而,盗版侵权行为却如影随形,严重威胁着影视行业的健康生态。作为全球知名的 “小商品之都”,义乌不仅在商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活力,在影视打假维权方面同样不遗余力,坚决捍卫着知识产权的尊严。
猖獗盗版,重创影视产业
盗版影视资源的泛滥,犹如一颗毒瘤,侵蚀着整个影视产业。从在电影院用摄像机、手机偷拍后加工制成的低质量盗录影片,到私自搭建网站、App 非法传播大量侵权影视作品,盗版
的形式层出不穷。这些盗版作品不仅图像和音效质量差,还常常插入各类不良广告,严重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。
更为严重的是,盗版行为给影院票房收入带来巨大损失,侵害了电影版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,破坏了影视产业的营商环境。据横店集团对 155 家影视企业的调研,加强影视版权保护成为企业的共同心声。盗录电影不仅造成经济损失、影响企业形象,更打击了电影人的创作热情,若不及时遏制,将对电影产业的长期发展产生致命影响。例如,一些热门电影在院线上映不久,盗版资源便在网络上大肆传播,导致票房受到严重冲击,创作者的心血付诸东流。
义乌出击,严惩盗版黑手
面对猖獗的盗版行为,义乌相关部门积极行动,以雷霆手段打击影视侵权犯罪。近年来,义乌警方侦破了多起网络侵犯影视著作权案件,战果斐然。
2022 年,义乌市民叶先生发现某 App 内热播影视剧齐全,价格却异常低廉,且充斥着黄赌性质广告,便向警方反馈。警方迅速组织力量侦查,锁定外省一家科技公司及幕后黑手。2023 年 1 月 11 日,警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杨某、王某、彭某,捣毁窝点 1 处。经查,该团伙自 2022 年 6 月起,以经营的科技公司为掩护,购买侵权 App 软件,通过盗链获取大量侵权视频投放供会员观看,吸引 140 余万名网民注册,涉案金额 1400 余万元。目前,3 名犯罪嫌疑人均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
又如,冯某为电影爱好者,2020 年 3、4 月接触到电影网站搭建及发布盗版电影内容后,自行搭建网站,关联盗版影视资源,网站人气渐高,日浏览量达 20 万人次。2021 年 1 月,冯某以 42 万元将网站卖给何某。何某此前就经营盗版影视网站,其网站有十万余部影视作品并投放广告获利。截至案发,两个网站总访问次数近 4700 万次,何某收取广告费 28.8 万余元。2023 年 2 月,经义乌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,冯某、何某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,缓刑四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二万元。
这些案件的侦破,彰显了义乌打击影视盗版的决心和力度,对侵权违法犯罪形成了有力震慑。
多方协作,构建维权防线
影视打假维权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多方协同合作。在义乌,公安机关、检察机关、法院等司法部门紧密配合,形成了打击合力。公安机关加大侦查力度,深挖侵权线索,精准打击犯罪团伙;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检察职能,对案件进行审查起诉,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;法院则严格公正审判,对侵权者予以严惩,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。
同时,行业协会也积极发挥作用,推动整个行业在版权认知上取得进步,尽可能保护版权方合法权益。版权方自身也提高了版权意识,加强内部管理和保护,遭遇侵权时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权。此外,义乌还注重加强普法宣传,提高公众对盗录等侵权行为违法危害性的认识,引导公众自觉抵制盗版,积极提供侵权线索。
你我携手,共护影视未来
打击影视盗版,维护知识产权,不仅是相关部门和企业的责任,更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参与。作为观众,我们应坚决对盗版说 “不”,拒绝观看、传播盗版影视资源。因为优秀的影片需要我们走进影院支持,或是通过正规平台付费观看,这既是对电影人的经济支持,也是精神鼓励,有助于形成良性的商业循环,让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得以诞生。
当我们发现身边存在盗版影视资源或侵权行为时,要勇敢地向相关部门举报,为打击盗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无论是拨打举报电话,还是通过网络平台反馈线索,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成为打击盗版链条上的关键一环。
在义乌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,影视打假维权行动从未停歇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以实际行动守护影视产业的蓝天白云,让光影艺术在健康、有序的环境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在全社会的努力下,影视行业能够迎来更加繁荣、美好的明天!